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 網(wǎng)站首頁 > 中醫(yī)藥文化
常言道“百菜不如白菜”,對于這種優(yōu)點已經(jīng)被大家“說爛了”的寶藏蔬菜,其實還有一種黃金吃法,是應(yīng)對當(dāng)下冬季咳嗽的“特效藥”,老中醫(yī)都推薦!
白菜黃豆煮水堪比“養(yǎng)肺黃金”
別看大家都吃過白菜和黃豆,但把這兩種食材放在一起吃的人可并不多。
其實,這個是在清末民國時期名中醫(yī)彭子益所著《圓運動的古中醫(yī)學(xué)》中兩次提到的食養(yǎng)方——
書中記載:
①“麻疹愈后,咳嗽困難,單服白菜心一個,黃豆五六十粒特效。此為一切藥所不能及……”
?、凇翱纫蛴诮蛞焊煽菡摺命S豆一把,白菜心一整個,煎服則愈……此病除此外無特效藥?!?/p>
簡單翻譯一下,這是一款治“咳”的方子,其一可以治小兒麻疹愈后的咳嗽;其二可以治療老人津液干枯的咳嗽,是一款老少皆宜的食療方。
而這兩種咳的本質(zhì),彭子益認(rèn)為其屬于“木火病氣”,也就是肝肺有熱。
就是由于肝臟疏泄太過,肝氣直往上沖成為抑制不住的肝火,肺氣原本有收斂之效,但此時不僅收不住這股肝火,還把肺陰消耗了,就會出現(xiàn)干咳少痰、夜間明顯的表現(xiàn)。
白菜黃豆水,正好有清熱養(yǎng)陰緩干咳的作用,對冬季常見的內(nèi)熱咳嗽、口干舌燥、咽喉疼痛等都有一定的作用。
平時喝一喝,還能養(yǎng)護肝肺,最適合這個季節(jié)食用~
白菜黃豆水這樣煮——
取黃豆一把(約50粒),浸泡1小時,加水煮20分鐘;然后加入100克白菜心,再煮10分鐘即可。
1.白菜:成熟于初冬,秉承了秋冬的收降之性,可以疏通積滯的腸胃,清除多余的火熱;色白入肺,又含有豐富的汁液,能清肺熱、養(yǎng)肺陰,同時還能增強肺的斂降功能,對肺熱干咳很有好處。
2.黃豆:質(zhì)潤,能潤上焦津液;氣香入脾,能補中焦脾胃之氣;還能修正肝的疏泄功能,把肝膽火降下來。
白菜黃豆水喝起來就是食材本身的清香,很容易接受。喝完水后可以把白菜心吃掉,甜絲絲的;黃豆則不建議多吃,以免脹氣。
冬季治咳還有這些方子
風(fēng)寒咳嗽
癥見:咳嗽,痰稀薄白,惡寒頭痛,無汗,咽癢,常伴怕冷、鼻塞、流清涕、打噴嚏,舌紅苔薄白,脈浮緊或指紋浮紅等。
?花椒冰糖梨
梨洗凈去皮,在靠近頂部位置橫切,挖去核,放入花椒和冰糖,把梨放進(jìn)一個碗里,然后隔水蒸半小時左右,吃梨喝湯。對寒咳有很好的療效。
?姜杏湯
杏仁10克(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內(nèi)尖,搗碎)、生姜6克(去皮,與鹽4克一起搗碎)、甘草5克(研細(xì)末、微炒),一同拌勻,用開水沖成湯,即可飲用。
?二根湯
蔥根、白菜根洗凈切好,加水煮20分鐘,加入適量紅糖趁熱飲用,可以祛風(fēng)驅(qū)寒、止咳祛痰。
風(fēng)熱咳嗽
癥見:咳嗽不爽或咳聲重濁,痰黏色黃,有少量血絲,口渴,咽痛,鼻流濁涕,或伴發(fā)熱、頭痛、怕風(fēng)、微有汗出,舌紅苔薄黃,脈浮數(shù)或指紋紫滯。
?桑菊杏仁茶
桑葉9克、菊花9克、杏仁6克(去皮搗碎),加水煮20~30分鐘,取汁調(diào)入蜂蜜適量即可,溫服。
?梨子川貝桔梗汁
梨子100克(洗凈去核,切片)、川貝母5克(搗爛)、桔梗8克,水煎約10分鐘,加菊花10克煮5分鐘,去渣取汁,加入冰糖適量即可,溫服。
?梨汁粳米粥
鮮鴨梨1個,連皮切碎,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,煎煮30分鐘,去渣后與淘洗干凈的粳米50克同煮成粥,溫服。
痰熱咳嗽
癥見:咳嗽痰多色黃,痰黏稠難以咳出,或伴呼吸急促、喉嚨中有痰鳴聲、發(fā)熱口渴、煩躁不寧、尿量短少、尿色黃、大便干結(jié),舌紅苔黃。
?荸薺海蜇飲
荸薺200克、海蜇皮100克,水煎30分鐘,分兩次服。
?秋梨白藕汁
秋梨去皮、核,白藕去節(jié),各等量,切碎,取汁,頻服。
?冬瓜麥冬湯
冬瓜皮、麥冬各15克,加適量水共煎30分鐘即可,溫服。
痰濕咳嗽
癥見:咳嗽痰多,痰黏稠,呼吸沉重,胸悶,神情困倦,舌紅苔厚膩,脈滑。
?橘紅茶
橘紅1片、綠茶5克,一起放入杯中,用沸水沖泡即可,放溫飲用。
?茯苓杏仁飲
炒北杏仁15克、炒薏苡仁30克、茯苓15克、陳皮10克,加適量水共煮15分鐘。
氣虛咳嗽
癥見:咳嗽低沉無力,久咳不愈,痰多清稀,常伴面色無華、神疲乏力、氣短、說話聲音較輕、納差便溏,舌淡紅苔薄白,脈細(xì)無力。
?黃芪百合粥
黃芪20克放入500毫升的水大火燒開,轉(zhuǎn)小火煮20分鐘,去掉黃芪藥渣,加粳米50克、百合15克煮粥,煮至百合和大米熟爛即可。
?豆?jié){粥
豆?jié){500克,與淘洗干凈的粳米50克一起放入砂鍋中,先用大火燒開,再轉(zhuǎn)用小火熬煮成稀粥,加適量砂糖,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