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: 網(wǎng)站首頁 > 中醫(yī)藥文化
成語頑固不化出自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卑府從前在那府里,也做過一任知縣,地方上的百姓,極其頑固不化。”后來用以表示堅持自己的意見,不肯改變,形容人十分固執(zhí)。
學了中醫(yī),一看到成語頑固不化,就想到“完谷不化”。“完谷不化”是中醫(yī)病證名,指那些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或大便里有未消化的食物的情形。如果把完谷不化誤寫為頑固不化,我以為也沒太大的原則問題,這個成語重在“不化”。食物總是沒有被充分消化,沒有轉(zhuǎn)化成人體可以吸收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即是完谷不化,時間長了,當然可以說是頑固不化。
有些人長期消化不良,大便不是清稀,就是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,甚至吃什么拉什么,偶爾大便秘結(jié)不通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頑固的“完谷不化”,用中醫(yī)的理論來說,主要病機是脾陽虛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里說“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”,意思是清陽之氣主升,如果清陽之氣衰弱于下,就會大便稀,帶有未消化食物。換一句話說,完谷不化的原因是清陽不升,即脾陽虛。
好好的一個人,怎么會脾陽虛呢?其實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長期飲食生冷。只憑喜好,吃喝過于寒冷的飲食,時間久了就會損傷脾胃,引起飧泄。另外,長期把四肢和腹部暴露于寒冷的環(huán)境里,使肚腹受涼,四肢受寒,也會損傷脾陽,造成完谷不化。
脾陽受損的癥狀除了消化不好,動不動就腹瀉,大便里經(jīng)常有未消化的食物,腹痛等外,還會伴有消瘦,面色蒼白或萎黃,頭暈乏力,容易疲倦等表現(xiàn),時間久了,還會出現(xiàn)抵抗力低下,容易感冒,怕冷等癥狀。
如果你真是完谷不化了該怎么辦?第一,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,以溫熱飲食為主,即使夏天也不要吃才從冰箱里出來的冰凍飲食。另外要少吃刺激性和滋味厚膩的飲食。第二,隨天氣冷暖,適時增減衣物,特別要防止臍和胃受涼。第三,禁忌寒涼類的飲食,比如西瓜、苦瓜、梨等。第四,常食益氣健脾的食物,比如山藥、扁豆、蜂蜜、蓮子、大棗等都可以適當換著品種和花樣吃一些,以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。第五,在飲食調(diào)理的情況下還不好,可以找專業(yè)中醫(yī)醫(yī)生調(diào)理。辨證服用附子理中丸或補中益氣丸都可以對完谷不化有所幫助。第六,就是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過度疲勞、憂愁悲傷、緊張等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