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埋線是在針灸經絡理論的指導下,將醫(yī)用羊腸線或其他可吸收線埋入相應穴位區(qū)域,經過多種因素持久、柔和地刺激穴位,達到疏通經絡氣血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
適應癥:(1)對慢性功能性疾病,如慢性胃病、腹瀉、便秘等。
?。?)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(3)美容提升減肥注意事項1、保證一人一針,用后按規(guī)定銷毀,避免了醫(yī)源性交叉感染,保證安全衛(wèi)生。
2 、埋線后局部出現酸、麻、脹、痛的感覺是正常的,是刺激穴位后針感得氣的反應。體質較柔弱或局部經脈不通者更明顯,一般持續(xù)時間為2~7天左右。
3、埋線后6~8小時內局部禁沾水,不影響正常的活動。
4 、局部出現微腫、脹痛或青紫現象是個體差異的正常反應,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較慢,對線體的吸收過程相對延長所致,一般7~10天左右即能緩解,不影響任何療效。
5、體型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較薄的部位,因其穴位淺,埋線后可能出現小硬節(jié),不影響療效,但吸收較慢,一般1~3個月左右可吸收完全。
6 、女性在月經期、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期時期盡量不埋線。
7、皮膚局部有感染或有潰瘍時不宜埋線。肺結核活動期、嚴重心臟病、疤痕體質及有出血傾向者等均不宜使用此法。
8、此療法為綠色、無毒副作用,分為埋線治療期(15天埋線一次,三次為一療程)和埋線鞏固保健期(1~2個月埋線一次,三次為一療程)。
9、埋線后宜避風寒、調情志,以清淡飲食為主,忌煙酒、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10、如果埋線后局部出現紅腫熱痛者,請與醫(yī)生聯(lián)系,以做相應抗感染處理。